随着美元的主导地位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3月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人民币使用创下历史新高,央行近期表示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根据外汇管理局周二公布数据计算, 3月中国个人和实体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为54.3%,总额达到7249亿美元。

与此同时,使用美元的比例有所减少,3月中国个人和机构以美元进行的海外结算占比为41.4%,低于2018年的70%以上。

人民币在中国的使用率不断上升之际,美元在全球市场主导地位正因特朗普关税政策而日益削弱。

分析指出,长期来看人民币的使用率可能会上升,3月份人民币使用量激增的部分原因在于,投资者购买香港股票,因为当前港股的估值比A股更具吸引力。

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

本周一,央行等四部门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鼓励银行在真实合规前提下,优化单据审核,加强数据共享,提升“走出去”企业全链条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融资、项目建设和采购、收益回收等体验。

周三下午,央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情况,介绍促进跨境金融服务的计划并答记者问。

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

《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行动方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便利企业全球资金管理;二是完善汇率避险服务,提高全球金融背景下的外汇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三是强化融资服务,助力企业全球投融资,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四是加强保险保障,提升全球经营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服务能级;五是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全球配置能力,提升全球资产管理便利化程度。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