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按兵不动后,关于美联储是否会在9月降息的辩论,正变得日益激烈。

7月31日,中金宏观经济分析师肖捷文等认为,最新的信号指向美联储倾向于维持耐心,美联储不会因特朗普施压而降息。7月会议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与多数官员倾向于维持紧缩立场,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尚未解除,且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因此不具备降息条件。鲍威尔还强调了美联储的独立性,暗示不会屈服于政治压力。

然而,9月降息的理由同样充分。中金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等指出,市场可能误解了美联储的决策前提。降息并非必须等到通胀回落,只要关税对通胀的“一次性”影响路径基本确定,美联储就可以行动。随着美国近期与多国达成关税协定,这一路径正变得愈发清晰,为9月降息保留了可能性。

中金公司对美联储9月降息前景给出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反映出当前市场对货币政策走向的深度分歧。

通胀路径明朗化 9月降息窗口仍在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等认为,美联储采取行动的条件正在成熟。市场普遍存在一个误解,即认为美联储必须等到通胀数据明确回落后才能降息。但实际上,只要关税对通胀的影响路径基本确定,美联储就可以提前行动。

首先,美联储本身存在降息的内在需求。数据显示,当前美国1.63%的实际利率显著高于约1%的自然利率,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对经济构成了限制。同时,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已出现“温和走弱”的迹象。尽管美国第二季度GDP环比年化增速达到3%,好于预期,但若剔除关税导致的进出口和库存波动,过去两个季度的平均增速仅为1.5%左右,显示底层增长动能确实在放缓。

其次,关税对通胀的冲击路径已逐渐明朗。7月以来,美国已与印尼、日本、欧盟等多个贸易伙伴达成关税协定,最终施行的税率相比此前的“威胁”也有所下调。根据测算,8月1日后有效税率大概率将维持在15%-16%的水平,这使得关税对通胀的传导路径变得相对可预测。中金预测,这种影响将是“一次性”的,主要体现在三、四季度,预计年底CPI同比将达到3.3%,核心CPI同比为3.4%。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是可以降息的。市场对美联储的误解在于,必须要等到通胀本身“回落”才能降息,但如果:1)美联储本身就需要降息(因为增长和就业在温和走弱,虽然并不急迫;也因为融资成本偏高,体现为1.63%的实际利率高于1%的自然利率),2)关税的通胀影响的确也是“一次性”的,那么,只要关税对通胀影响路径基本确定,美联储就可以行动了,因此从目前的关税谈判进展来看,9月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当然,未来两个月的通胀尤其是就业数据,以及8月底的Jackson Hole年会都是重要观察节点。

基准情形下,中金预计美联储年内可能降息1至2次,将政策利率降至3.75%至4%的区间。

通胀风险与政策独立性或使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

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经济分析师肖捷文等则认为,美联储不会因特朗普施压而降息,在9月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其核心逻辑基于美联储近期的表态和其对政策独立性的坚守。

在最近一次会议上,美联储决定按兵不动,主席鲍威尔与多数官员倾向于维持紧缩立场。他们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仍未完全解除,且劳动力市场依然稳固,因此不具备降息的条件。鲍威尔承认当前政策具有“适度限制性”,但认为这尚不足以构成降息的充分理由,美联储需要“保持耐心”。

更关键的因素是美联储的独立性。面对要求降息的政治压力,鲍威尔明确表示,美联储不会因此调整利率路径,其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而非帮助政府降低债务成本。报告强调,市场可能低估了美联储维护其独立性的决心。货币政策由12名票委共同决定,即便更换主席,也难以轻易改变集体的政策方向。

美联储7月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有两位理事反对维持利率不变,但鲍威尔与多数官员倾向维持紧缩:他们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仍未解除,且劳动力市场依旧稳固,因此不具备降息条件。鲍威尔还强调了美联储独立性,暗示不会屈服于政治压力。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关税的通胀效应将进一步显现,美联储9月或难以降息,如果特朗普关税继续加码,降息时点还可能延后。至于特朗普施压要求降息,我们认为市场低估了美联储维护独立性的决心。利率决议由12名票委共同决定,即便特朗普解雇了鲍威尔,也难以改变货币政策走向。

该观点预测,美联储可能会选择等待关税驱动的通胀高点过去后,再考虑宽松措施。如果关税在8月1日后进一步加码,通胀压力将会加剧,美联储的降息时点甚至可能因此进一步推后。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