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5年7月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7%);非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
核心观点:7月制造业PMI再度下行、弱于季节性,除价格反弹、多数分项回落,服务业PMI也略有回落。往后看,继续提示:7月政治局会议指向短期将更注重抓落实,后续应会有新政策、但并非强刺激、更可能是“托而不举”,一旦形势恶化也会很快出台增量政策,短期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1、整体看,7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回落,制造业PMI弱于季节性。
2、结构看,价格反弹,应是与部分行业“反内卷”有关;其余分项多数回落,应是与制造业淡季、高温暴雨扰动等有关。
3、往后看,后续政策可能“托而不举”、灵活加码,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
4、
>出口订单回落,进口订单低位持平。
>价格指数反弹,预计7月PPI跌幅收窄,库存小幅回落。
>大型和小型企业景气回落,就业压力略有缓解。
>服务业景气微降,建筑业景气显著回落。
1、7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均回落,制造业PMI弱于季节性。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弱于季节性(2015-2024年7月PMI环比变动中位数为-0.2个点),连续第4个月处于收缩区间。7月非制造业PMI回落0.4个百分点至50.1%,其中服务业、建筑业PMI分别回落0.1、2.2个百分点。7月综合PMI产出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至50.2%,指向整体经济扩张有所放缓,可能与7月制造业淡季,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以及部分行业“反内卷”有关。
2、分项看,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5大信号:
1)供需均回落,内需走弱更多。供给端,7月PMI生产指数为50.5%,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扩张区间。高频看,7月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等高位略降。需求端,7月PMI新订单指数回落0.8个百分点至49.4%,再度降至收缩区间,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0.6个百分点,指向供需均走弱、内需走弱更多。行业看,交运设备、电子设备等行业供需较快增长,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供需维持低位。
2)出口订单回落,进口订单低位持平。出口端,7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0.6个百分点至47.1%,继续处于收缩区间;高频看,7月韩国前20日出口同比-2.2%(前值8.3%),出口运价微升,预计7月出口继续回落但有韧性;进口端,7月进口订单持平于47.8%,维持低位。
3)价格指数反弹,预计7月PPI跌幅收窄,库存小幅回落。价格端,受受近期部分行业“反内卷”,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7月原材料、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回升3.1、2.1个百分点,预计7月PPI跌幅略有收窄。库存端,7月PMI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分别回落0.3、0.7个百分点,可能与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反内卷”限产有关。
4)大型和小型企业景气回落,就业压力略有缓解。7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变动-0.9、0.9、-0.9个百分点;7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升0.1、0.0、1.0个百分点,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5)服务业景气微降,建筑业景气显著回落。服务业方面,7月服务业PMI回落0.1个百分点至50.0%,强于季节性(2015-2024年7月服务业PMI环比变动中位数为-0.4个点)。行业看,在暑期假日效应带动下,与居民出行消费相关的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景气度较高,而房地产、居民服务等景气度较低。建筑业方面,7月建筑业PMI回落2.2个百分点至50.6%,为年内次低点,主要是受近期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建筑业施工有所放缓。
3、总体看,7月制造业PMI超季节性回落,下半年经济压力显现。7月制造业PMI低位回落、持续处于收缩区间,结合高频数据看,7月地产销售跌幅扩大,出口继续回落,都指向当前经济压力有所加大,可能与前期“抢出口”透支效应、“反内卷”短期收缩效应显现有关。此前中期策略我们也曾提示,经济真正压力应在下半年、八九月将显现。
4、后续政策可能“托而不举”、灵活加码,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7月政治局会议指向短期将更注重抓落实,后续应会有新政策、但并非强刺激、更可能是“托而不举”,一旦形势恶化也会很快出台增量政策。继续提示:事情正在起变化,对A股可以乐观点,债券短期有所调整、可择机加大配置、年内债券利率仍有望创新低;此外,继续紧盯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尤其是可能的中美最高层会晤。
本文作者:熊园、杨涛,来源:熊园观察,原文标题:《7月PMI超季节性回落的背后【国盛宏观熊园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