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预期正在迅速降温。

投资者正日益押注欧元区将进入一个利率“更高更久”的环境,市场定价显示,欧洲央行本轮的宽松周期可能已经结束。

8月14日据路透报道,市场预期的转变主要源于两个关键动态。首先,近期美欧贸易协议的达成,缓解了市场对关税可能带来通缩冲击的担忧。其次,市场普遍相信,德国即将推行的大幅财政支出增长将有效提振经济,从而降低了欧洲央行在更长时期内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

受此影响,包括高盛在内的数家主要投资银行已经调整了其预测,认为欧洲央行当前的宽松周期已经画上句号。尽管贸易风险仍可能对增长和通胀构成压力,但这些银行相信,在最近一次会议上对欧元区经济给出了积极评估的欧洲央行,可能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利率维持在2%的水平。

这一预期转变已直接反映在汇率市场上。由于投资者愈发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恢复降息,而欧洲央行将按兵不动,欧元本月已上涨近3%。

财政刺激与贸易缓和重塑预期

市场预期的逆转背后,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因素的驱动,其中德国的财政扩张和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缓和是两大核心。

德国于今年三月批准了规模高达5000亿欧元的历史性财政刺激法案。作为欧盟的经济引擎,德国的财政转向不仅意味着本国的财政扩张,更预示着整个欧盟财政政策天花板的打开。市场对此寄予厚望,认为此举将有力提振欧元区整体经济增长,经济学家预计该法案有望带动德国GDP增速提升约1.5个百分点,从而降低了通过货币宽松来刺激经济的紧迫性。

此外,尽管近期达成的美欧贸易协议对欧洲而言并非完美,但它成功避免了更高关税的威胁,消除了笼罩市场数月之久的一大不确定性。这一结果虽然可能导致欧元区GDP增长预期被下调约0.5个百分点,但也让投资者对关税可能引发严重通缩的担忧大为减弱,为欧洲央行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提供了更多空间。

投行观点趋向鹰派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投行的观点普遍转向鹰派。

法国巴黎银行发达市场经济主管Paul Hollingsworth认为,欧洲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将是在明年第四季度加息。他将此举描述为“在中性利率区间内的一次重新校准”,因为数据和风险的平衡点正从关税的拖累转向财政政策带来的积极推动。

荷兰合作银行高级利率策略师Lyn Graham-Taylor则表达了更为谨慎的看法:“我们对增长的看法比其他人更悲观,对通胀的担忧也比其他人更多。但我们预测直到2027年底,存款利率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这些观点与高盛等机构的判断一致,即欧洲央行的宽松周期已经结束,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市场指标预示利率路径转向

反映市场预期的多个关键利率指标,清晰地勾勒出了利率路径的转变。

基于欧元短期利率(ESTR)的远期合约显示,市场认为明年3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60%,但这更像是一个为对冲潜在风险而采取的谨慎定价。此后,利率预计将重拾升势,市场隐含的2026年12月存款利率为1.92%。

被视为中期货币政策前景关键晴雨表的欧元5年期隔夜指数掉期(OIS)利率,在过去六周持续交投于2%以上,目前约为2.12%。该指标可以被粗略解读为市场对中性利率的隐含衡量。

此外,反映欧洲银行间借贷成本的欧元银行同业拆借利率(Euribor)期货曲线也呈现出类似形态,预示着利率在明年3月可能短暂下探后,将在2027年前回升至2%以上。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