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以来,金价持续上行、再创历史新高。然而,本轮金价上涨或主由欧美投资者推动,亚盘投资者未现“接力”。不同区域投资者配置分化的原因、后续演绎对金价的影响?供参考。
热点思考:金价,新高之后的“隐忧”?
8月下旬以来,黄金大幅上涨,主因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的实际利率回落。8月下旬以来,黄金价格从8月20日的3315.7美元/盎司持续上涨至9月12日的3643.1美元/盎司,屡次刷新金价新高,背后驱动因素主要是降息预期升温导致的实际利率回落。
美国通胀压力低于预期、就业数据疲软、叠加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是市场降息预期升温的主因。1)8月关税相关通胀分项仍表现疲软。2)8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大幅低于预期。3)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等,也进一步催化了降息预期的“发酵”。
近期金价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欧美投资者,亚盘金价未现明显上涨。1)按交易时段拆解,8月20日以来,美盘时段金价累计增长率为7.7%,是黄金上涨的主要驱动力。2)按黄金ETF流量来看,8月以来,美欧投资者分别增持37.1吨、20.8吨,亚洲投资者反而减持4.8吨。
A股牛市等导致的跷跷板效应,或是亚盘“滞涨”的主要原因。历史回溯来看,欧美投资需求易受实际利率的影响;而中国投资者的黄金配置则易受权益市场表现等影响。近期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叠加近期人民币的快速升值,或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国内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
作为边际流量资金定价的资产,央行、欧美投资者、中国投资者是黄金最主要的三大定价主体;其中央行购金是“慢变量”且节奏难判,不宜过分期待其对金价的短期推升。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415吨,持平过去3年均值;央行购金短期难现明显加速,对金价更偏中期支撑。
美联储的降息空间与中国股市的后续表现,或是决定黄金能否持续突破的关键。1)当前市场预期美联储连续3次降息、计价或已相对充分。2)8月26日以来,A股盘整、但投资者并未增持黄金,与去年10月迥异;这或说明A股牛市氛围仍在,“股金跷跷板”仍有延续可能。
报告正文
8月以来,金价持续上行、再创历史新高。然而,本轮金价上涨或主由欧美投资者推动,亚盘投资者未现“接力”。不同投资者配置分化的原因、后续演绎对金价的影响?
8月下旬以来,黄金大幅上涨,主因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的实际利率回落。8月下旬以来,黄金价格从8月20日的3315.7美元/盎司持续上涨至9月12日的3643.1美元/盎司,屡次刷新金价新高,背后驱动因素主要是降息预期升温导致的实际利率回落:8月20日以来,联邦基金利率隐含的2025年降息次数已由2.2次一度快速上升至2.9次;10Y美债实际利率由8月18日的1.96%快速回落至9月11日的1.67%(-29bp)。此外,1928年以来,美股在9月的季节性表现相对不佳,对“9月魔咒”的担忧或也进一步导致本轮降息交易中黄金相较美股更大的弹性。
一方面,关税风波扰动下、预期的通胀抬升却未兑现,市场降息预期有所升温。8月美国核心商品CPI环比0.3%,较7月的0.2%有所加速;但8月商品通胀主要是由新车、二手车、服装升温驱动,洗衣机、医疗商品、音像制品、玩具表现较弱;关税相关通胀分项表现疲软,对应美国高频线上零售价格(进口)回落,显示关税对商品通胀的传导仍然有限。整体温和的通胀表现,缓和了市场对关税通胀效应的顾虑。
另一方面,就业数据的疲软也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的降息预期。自7月美国下修非农数据以来,市场高度聚焦于就业市场的疲软;偏弱的JOLTS职位空缺数、ADP就业、初请失业金数据也在不断印证着市场的担忧。8月非农就业大幅低于预期,失业率升至4.3%,更是将市场的担忧推至高点。机构调查显示,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人,市场预期7.5万人;其中私人部门新增就业3.8万人,市场预期7.5万人。疲软的就业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加快降息步伐的预期。此外,特朗普干预美联储“独立性”的叙事等,也进一步催化了降息预期的“发酵”。
金价屡创新高,背后的投资需求却呈现结构性分化;拆解来看,本轮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欧美投资者,而亚盘金价未现明显上涨。1)按交易时段拆解来看,自8月20日以来,亚盘、欧盘、美盘时段的金价累计增长率为1.3%、1.8%和7.7%,黄金涨幅主要由美盘贡献。2)按ETF流量的地域拆解来看,8月以来,美欧投资者黄金ETF分别增持37.1吨、20.8吨,而亚洲投资者反而减持了4.8吨。
历史回溯来看,欧美投资需求方面仍受实际利率的影响;本轮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实际利率的回落,再度促使欧美投资者加速买入。2022年以来,“美债实际利率”主导的黄金传统框架并未完全失效。从一阶导来看,金价月度环比涨跌幅与10Y美债实际利率月度环比变动,两者的负相关关系长期较为稳定,在2022年7月以来仍呈负相关,这一负相关性甚至较2018年至2022年6月更为显著;而欧美投资需求正是受这一传统框架的主导。8月以来,美债实际利率的快速回落,再度驱动了欧美投资者对黄金的配置。
而亚洲投资需求,则容易受到“股-金”配置再平衡等逻辑的影响。2023年以来,股市、房市前期相对低迷,居民储蓄快速积累,此时与长债相似、黄金较顺畅的长期逻辑吸引了配置型资金的流入;而这也导致黄金出现与长债类似的“跷跷板效应”:1)2024年以来,在A股表现欠佳的阶段,如去年6月-8月等,均有大量国内资金向黄金ETF的涌入;而在市场预期转好阶段,资金则从黄金切向权益市场。2)唯一的反例是2024年8月-9月,A股仍在下跌,资金却流出黄金市场,主因人民币升值。
近期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叠加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再度压制了国内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1)6月以来,上证指数加速上涨,多次创下2015年8月以来新高。同期A股情绪指数自6月3日30.2一度上行至8月25日的81.8,触及2024年“924”以来的次高位。2)过去2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受到逆周期因子与中间价机制的约束,波动被相对平抑;在此背景下,黄金作为国际定价的商品,部分阶段可作为国内投资者汇率对冲工具之一。自 6 月以来,人民币大幅升值1.01%,黄金的对冲价值下降,致使沪金“滞涨”于伦敦金,沪金溢价也由6月6日的15.4快速回落转负。
作为边际流量资金定价的资产,央行、欧美投资者、中国投资者是黄金最主要的三大定价主体;其中央行购金是“慢变量”且节奏难判,不宜过分期待其对金价的短期推升。从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数据来看,2025年有更多的央行预期会加入购金队伍中;但小国受制于外储规模等,购金能力相对有限,央行购金节奏仍主要取决于中、俄等少数经济体。2025年以来,中国进口黄金速度已相对放缓,5月从英瑞进口的黄金吨数仅有42.2吨;前两个季度,全球央行合计购金415.0吨,基本持平于过去3年均值。从这个视角看,央行购金短期难现明显加速,对金价更偏中期的支撑。
欧美投资需求视角,当前市场的降息预期已计价后续3次议息会议各降息一次;如经济数据未现“衰退”式走弱,降息交易空间或受到约束。当前利率期货已计入年内和明年各降息约3次的预期,且隐含终点利率已低于3%。通常大幅度的宽松预期往往对应衰退式交易,但从其他市场表现来看,8月9日以来,美股周期板块相较防御板块超涨11.6%、风险资产整体亦维持上涨态势,即市场并未对衰退产生明显担忧。因此,若后续未出现失业率大幅飙升等情况(如升至4.6%),欧美投资需求或将重演2024年四季度的阶段性止盈情形。
亚洲投资需求视角,近期A股调整阶段,国内需求并未急于流入黄金市场,或说明市场情绪仍在;“股金跷跷板”的演绎,也对金价进一步上行构成制约。1)8月26日以来,A股一度步入盘整、市场情绪也有所回落,但投资者并未顺势增持黄金,与去年10月9日前后资金迅速从A股切回黄金市场的情形“迥异”。与此同时,当前私募基金整体仓位并不高,而公募偏股基金发行虽有回暖、但仍处于近两年低位;配置端A股的仓位并不拥挤,也意味着如果A股牛市延续,“股金跷跷板”仍有延续可能。2)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金的上行空间。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近期,黄金上涨动能主要来自欧美投资者,亚盘表现相对疲弱。自8月20日以来,美盘时段金价累计涨幅达7.7%,成为主要动力;ETF流量上,美欧分别增持37.1吨和20.8吨,而亚洲则减持4.8吨。背后原因在于实际利率回落与降息预期升温,美股新高叠加“9月魔咒”担忧,也促使部分资金切换。整体来看,欧美投资者仍沿传统框架操作,而亚洲需求却显著缺位。
2、历史回溯来看,股金跷跷板在中国市场屡次上演,A股低迷阶段资金往往流入黄金,而行情回暖则转向权益。近期,一方面,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国内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需求还部分受汇率因素影响,近期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黄金的配置。
3、近期,黄金定价仍主要受央行、欧美及中国投资者三方影响。央行购金虽延续,但上半年全球仅增持415吨,基本持平近三年均值,对金价更多是中期支撑。相较之下,短期更应关注美联储的降息空间与中国股市的走势:一方面,当前已计入三次降息预期,宽松空间或趋于有限;另一方面,A股盘整背景下投资者并未明显增持黄金,与去年10月形成对比,股金跷跷板的演绎或仍在延续。
本文作者:赵伟、陈达飞、李欣越、王茂宇、赵宇,来源:申万宏源宏观,原文标题:《热点思考 | 金价,新高之后的“隐忧”?(申万宏观·赵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