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小型玩具制造商发起的法律挑战,本周将把特朗普标志性的关税政策推向美国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
11月5日本周三,美国最高法院将审理一起案件,其核心是挑战特朗普总统自上任以来实施的大部分关税的合法性。如果法院作出对特朗普不利的裁决,可能会使其标志性的关税政策被推翻,并可能引发超过1000亿美元的关税退款。
特朗普本人也高度关注此事,于10月24日在社交媒体上称之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案件”。
案件的最新动态是,最高法院将听取双方辩论,焦点集中在总统是否超越其法定权限。这场诉讼由玩具商Rick Woldenberg旗下的两家公司——Learning Resources Inc.和hand2mind Inc.——所主导。与此同时,最高法院还将一并审理由另外五家小型企业以及12个由民主党总检察长领导的州份所提起的独立案件。
然而,在这场高风险的博弈中,那些受关税影响最深、支付金额最大的大型进口商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沉默。尽管美国商会反对关税,但通用汽车和沃尔玛等巨头并未将自己的名字列入诉讼名单,使得这场挑战呈现出“小企业对抗政府”的鲜明态势。
对于原告Rick Woldenberg而言,这场官司源于实实在在的商业痛苦。Woldenberg在芝加哥附近经营着两家教育玩具公司,他表示,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使其业务遭受重创。
他以一款名为“BubblePlush瑜伽球伙伴”的玩具举例,该产品最初计划在中国生产。据Woldenberg称,今年4月,他的团队紧急将生产转移到印度。
然而,随后关税政策又发生了剧烈改变,美国转而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其公司争分夺秒地赶在印度关税生效前发货,但货物最终晚到了六个小时,为此支付了5万美元的罚款。
Woldenberg预计,今年他的公司将承担2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关税,远高于去年的230万美元。
在这场法律斗争中,小型企业的积极参与与大型企业的缺席形成了鲜明对比。数百家小公司通过“我们支付关税”(We Pay the Tariffs)联盟发声,反对这项政策。
纽约葡萄酒进口商V.O.S. Selections Inc.的总裁Victor Schwartz对此表示:“我很震惊,那些拥有更强大权力和更多资金的公司没有站出来。”
Woldenberg也表示,他是在其他考虑提起诉讼的公司退出后,才决定扮演领导角色的。他强调,尽管接受了未具名外部人士的捐助以支付数百万美元的法律费用,但他不会接受非美国人或任何有政治背景人士的帮助,并称“我不是任何人的幌子”。
案件的核心法律争议在于总统权力的边界。特朗普政府认为,1977年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授权总统采取广泛措施以应对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紧急情况。
美国政府律师称,国家贸易逆差和芬太尼危机均构成紧急状态,因此总统有权援引该法案征收关税。联邦总检察长D. John Sauer在法庭文件中辩称:“对总统而言,这些案件提供了一个鲜明的选择:有关税,我们就是富裕国家;没有关税,我们就是贫穷国家。”
然而,反对者指出,美国宪法将征税权赋予国会,而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他们认为,IEEPA法案条文中并未提及“关税”或“税收”,即便该法案允许总统“管制”进口,也不等同于授权其征税。
代表其他小型企业诉讼的斯坦福法学院教授Michael McConnell表示:“未经国会授权,总统无权对美国公民征税。而关税就是对美国进口商征收的税。”
白宫为关税政策进行了辩护。白宫发言人Kush Desai表示,关税“已经帮助达成了多项贸易协议,为美国工人和行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并确保了数万亿美元的投资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和招聘。”
尽管如此,白宫似乎也在为可能出现的败诉做准备。白宫新闻秘书Karoline Leavitt在福克斯周日新闻节目上表示:“我们确实有后备计划,总统的贸易团队正在努力制定这些应急计划。”
美国政府官员称,即使败诉,大部分关税仍可能通过其他更复杂的法律工具重新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此案不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依据另一项法律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