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价经历一轮猛烈上涨并回调至约4000美元/盎司后,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博弈阶段。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11月6日发布的最新研报认为,尽管金价近期回调,但机构投资者对黄金的中期前景依然看好,短期内则已获利了结并寻求重新入场时机。

其在10月下旬参与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全球贵金属会议并与亚洲客户交流后发现,市场普遍认为金价近期的回调是“健康的”。在经历了2025年第三季度和10月初的爆炸性需求流入后,这种调整是必要且正常的。

根据该报告,与会者对金价的长期走势极为乐观,预测到2026年10月5日下一次LBMA会议时,金价平均将达到4980美元/盎司。

这一乐观情绪的背后,是2025年第三季度惊人的需求数据:投资者(包括ETF、期货、金条和金币)和央行的总需求量达到约950吨,按名义价值计算约合1060亿美元,比此前四个季度的平均水平高出近50%。

短期焦点:ETF资金流的“粘性”与再入场时机

报告指出,许多机构投资者在上个月金价垂直拉升时已经获利平仓,目前正试图判断重新入场的时机和价位。短期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近期ETF流入的“粘性”上。

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周,全球黄金ETF净流出约35吨。然而,这一流出量仅相当于截至10月17日当周创纪录的62吨流入量的一半左右。摩根大通分析认为,资金流出速度并未像流入时那样迅猛,这表明当前ETF的持仓“相对具有粘性”。

不过,风险依然存在。报告警示,如果金价跌破3900美元/盎司的关键水平,可能会触发更深度的“洗盘”。据估算,近期约有42吨的流入资金成本基础在4000美元/盎司及以上,这些头寸在价格进一步下跌时可能面临平仓压力。

结构性支撑:央行购金热情不减

报告认为,全球央行持续且对价格不敏感的购买行为,是支撑黄金长期牛市的“基石”。

摩根大通的报告提供了令人鼓舞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金总量达到220吨,环比增长30%,折合年化购买速度为880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金价平均为3668美元/盎司的9月份,官方报告的净购买量仍达到39吨,是2025年以来最强劲的月份。

其中,巴西央行在9月购买了15吨黄金。此外,韩国央行也在会议上表示,计划“从中长期角度考虑增持黄金”,这是自2013年以来该行首次释放购金信号。这些迹象表明,央行是从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角度进行购买,对价格波动相对不敏感。

需求分化:金饰疲软,金条金币受追捧

实物需求方面则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据世界黄金协会等机构数据,高昂的价格对金饰需求造成了冲击。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金饰需求按吨位计算同比下降了19%,其中印度市场同比降幅高达31%。

然而,零售端的金条和金币投资需求却异常坚挺,上季度同比增长了17%,部分弥补了金饰需求的缺口。

这一趋势在中国尤为明显:第三季度中国金饰需求同比下降17%,但金条和金币需求却同比增长20%。摩根大通认为,中国近期调整增值税政策,将进一步激励投资者从金饰转向ETF和投资金条。

潜在风险:回收供应与情绪逆转

报告最后提到了一个值得警惕的潜在风险:黄金回收供应。目前,尽管价格高企,但回收金的供应增长仍然“相对温和”,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甚至下降了约1%。

然而,一个有趣的市场动态值得关注:持有者在牛市中不愿过早出售。但如果市场情绪逆转,金价出现急剧且持续的下跌,可能会触发恐慌性抛售。

当持有者开始担心“错过了最佳卖点”时,可能会引发回收供应的激增,从而在一个本已下跌的市场中增加供应压力,加剧价格的跌势。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